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正文

世界时讯:紫云书院:一座藏身山中的古代“高校”

来源:许昌日报社    时间:2023-05-25 04:28:47

□ 本报记者 张铮 文/图

紫云书院大门

核心提示


(相关资料图)

每一座山都有不一样的风景,每一座山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个神奇的故事。 襄城县的紫云山,据说因常有一团紫云笼罩而得名。山上的紫云书院更是久负盛名,为明清八大书院之一,曾为中原程朱理学的弘扬地,堪称许昌古代教育的骄傲,可谓襄城县古代最美“高校”。 竹林深处白鸟飞翔,水草丛里紫鹭邀舞。5月16日,记者来到襄城县紫云山,在风景如画的山中,找寻紫云书院的传奇故事。

藏书上万册,为明清八大书院之一

很多人对书院都有特殊的情怀,即便从未走入,但一提起,便总会有些向往。

当日,记者沿山路一路走来,远远看到钟楼与鼓楼和紫云书院的门楼相望。门楼依山势而建,庄重古朴,正悬写有“紫云书院”字样的匾额,左有“酌古”二字,意为研究古代,以史为鉴,博古通今。

说起紫云书院的来历,襄城县地方史志编纂室主任宋惊涛告诉记者,明成化四年(公元1468年),时任浙江按察史的李敏,母丧回乡守制期间创建紫云书院。

李敏因爱紫云山之秀丽、清幽,建房三楹,集书数千卷,与学者讲习其中。后来,学者日众,室不能容,遂扩建为书院。太子朱祐樘(后为弘治帝),书画家沈周,清代文学家李来章、耿介,武状元李春奇等人曾在此读书或讲学。

明成化十八年(公元1482年),宪宗皇帝感于李敏的义举,赐名为“紫云书院”,并扩大规模,兴建了门楼、大成殿、藏经阁、钟楼和鼓楼、文昌祠等。据有关资料记载,当时紫云书院藏书上万册,学生有五六十人,足见其学风之盛。

太子朱祐樘为了感谢恩师李敏,在西山上修建了望月亭,供凭栏吟词作赋。

紫云书院久负盛名,为明清八大书院之一。在宋惊涛的讲解中,记者走入紫云书院,看到其为三进式庭院,清幽雅静。

紫云书院正堂为大成殿,殿内有李敏塑像,塑像上方挂着一块写有“理学真传”字样的匾额,塑像后写有“身在庙堂,体恤民疾,革新赋制,丁忧乡里,修复书院,恩泽后世”等26个金色大字,这是对李敏一生的评价。

也正是在这间书屋里,朝廷官员李敏实现了自身价值的硬核转变,成为一个文化使者,广布师德师风,惠及当地民众,践行先贤“达则兼济天下”“强志足以成务,博见足以穷理,酌古御今”的思想精髓。

“中州八先生”李来章重修紫云书院,并在此讲学

李来章是李敏的后裔,他从小就习读程颢、程颐的理学著作,师从于儒学名家孙奇逢学习圣贤之学,是清初著名的理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。

“李来章的《紫云书院三十六咏》,分别对当时紫云书院的三十六处景观进行了精心的描绘。”宋惊涛告诉记者,李来章因治学成绩显著,被时人尊为“中州八先生”之一,在当时很有名气。

紫云书院背后的紫云天梯,依山势扶摇直上,999级台阶全部由褐红色石砖铺就,掩映在万亩槲林之中。记者顺梯而上,李敏、李来章的塑像前,游人络绎不绝。

李来章归家之后,他重新修葺祖传的紫云书院,又开始了读书讲学的生活。李来章编有《紫云书院学规》,撰写《读史偶谈》,对学生读书的目标要求、品格培养、学习方法以及怎样学以致用等作了具体规定。

建章程、立学规,严格教育学生,一时紫云书院学风大振,好学之气蔚然成风。

明清,近400人在此攻读

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。”“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。”“十年寒窗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下知。”这些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诗句。书院传播着文明与进步,教化着民风与民习。当记者看到门联上“山鹿清泉夜未雨,清音疑似读书声”“雷鸣当听雨,风静应读书”的诗句时,仿佛看到了当时书生们手捧书卷攻读的情景。

根据县志记载,明清时期,有近400人在紫云书院攻读,求取功名。其中,明进士22人、举人102人。清进士文科18人、武科9人,举人文科101人、武科88人。

这些人大多走出襄城,有的官至七卿之列。他们不但是国家的栋梁,也成为一代名臣。

李敏后,明代出现吏部尚书、工部尚书、与海瑞齐名的著名清官辛自修,工部尚书、治河专家姚继可。

清代出现了李敏后裔、文学家、教育家李来章,著名画家、文字学家黄甲云,以刘青霞、刘青藜等兄弟6人为代表的著名学者“中州六刘”等。

近现代出现了著名历史学家姚从吾、著名教育家田培林、著名翻译家陈克礼等。

“尊师重教在襄城县一直传承着,襄城县的教育工作者将紫云书院的精神遗产奉为圭臬。近年来,襄城县走出数十位考取清华、北大的高才生。”宋惊涛说,紫云书院优良的学风对后世影响甚大。

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”当地政府着力开发建设紫云山风景区。如今,这里树木茂密,修竹摇曳,白云缭绕,远离尘嚣。

紫云书院门前的碑刻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北极五金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9   联系邮箱:514 676 113@qq.com